在2017年3月22日,第二屆兩岸四地綠色建築發展與政策論壇於第十三屆綠建大會成功召開。是次論壇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城市住宅研究中心主辦,由中國綠色建築與節能(香港)委員會、中國綠色建築與節能(澳門)協會及中國城市住宅研究中心(臺北)共同協辦,邀請來自兩岸四地的學術界及專業界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就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的綠色建築評價體系、發展政策、技術應用及案例等進行交流與討論。
本次論壇由中國綠色建築與節能(香港)委員會主席鄒經宇教授、副主席梁以德教授擔任主持,同時由鄒教授於論壇伊始進行開幕致辭,歡迎到場的兩岸四地專家學者。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際聯絡部港澳台交流處楊容處長及中國建築學會顧勇新秘書長出席了是次論壇。
本次論壇內容豐富且充實,涵蓋綠色建築領域多角度、多領域的研究。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集團副總工程師韓繼紅教授首先分享了大陸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發展歷程、願景展望和相關案例分析。之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房屋署副署長(發展及建築)馮宜萱女士就建築信息(BIM)在香港公營房屋和建造業的應用和發展進行了介紹,總建築師(發展及標準策劃)嚴汝洲先生就「綠建環評社區」進行案例分享。再者,中國綠色建築與節能(澳門)協會會長卓重賢先生詳細解讀了綠色建築在澳門的發展,副理事長張智棟博士介紹了《綠色建築評價標準(澳門版)》,並分享了案例。鄒經宇教授追本溯源,回顧了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台灣專家委員會工作及兩岸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對比研究的發展歷程,台灣綠領協會理事長陳重仁先生、台灣淡江大學助理教授王文安老師、台北市冷凍空調技師公會董事王獻堂技師及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副教授李彥頤老師分別就兩岸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對比研究中節地與室外環境、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及施工和運營管理進行了階段性成果匯報。與此同時,香港理工大學建設與環境學院副院長沈岐平教授就“構建宜居人居環境:三維空間技術在研究地積比率/建築物高度限制中的應用”為主題發表演講,有利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慧敏女士就“可持續二十一世紀經濟下的全生命週期管理”發表演說,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次論壇的順利舉辦,離不開綠色建築相關各界的支持與合作。於此過程中,促進了海峽兩岸四地專家學者的進一步交流與討論,於兩岸綠色建築的共同合作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